养老保险个人交与单位交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保类型和范围
单位交:
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主要面向的群体为各类企业职工,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职工,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本地户籍没有稳定工作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自愿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个人交:
个人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也可以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主要面向的人群为没有工作的人群,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
二、缴费标准和比例
单位交:
保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单位承担的比例较高,一般为16%,职工个人承担的比例为8%。
缴费基数以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确定,职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最高为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为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
个人交:
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0%,全部由个人承担。
缴费基数可以在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个人缴费标准设有多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缴费档次。
三、法定退休年龄
单位交:
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
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
个人交:
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退休年龄一般为55周岁,也有部分地区灵活就业女性50周岁退休。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退休。
四、养老金计算方法
单位交: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个人交:
如果是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单位交相同。
如果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差异,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五、其他区别
强制性:
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是单位的法定责任。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是自愿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加。
福利性:
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福利,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则主要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办理流程:
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手续由单位统一办理,相对简便。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需要个人自行前往社保部门或相关机构办理,相对繁琐一些。
概括而言,养老保险个人交与单位交在参保类型和范围、缴费标准和比例、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计算方法以及办理流程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个人在选择参保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