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欠缴社保,且你已决定离职,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社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确认欠缴事实
查询社保缴纳记录
方式: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微信/支付宝“社保查询”小程序,或携带身份证到社保局窗口查询。
重点核对:欠缴月份、金额、是否显示“欠费”状态。
保留证据
截图或打印社保缴纳记录,作为维权依据。
二、与公司协商补缴
书面沟通
发送《社保补缴催告函》:明确欠缴时间、金额,要求公司在15个工作日内补缴,并保留沟通记录(邮件、短信、微信等)。
示例话术: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公司应在离职前为我补缴202X年X月至X月的社保。请于XX日前办理,否则我将依法维权。”
协商解决方案
若公司同意补缴,需明确补缴时间及方式(如公司代缴或个人先行垫付后报销)。
三、向社保部门投诉
投诉渠道
线上:拨打12333社保热线,或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投诉。
线下:携带证据到公司所在地社保局投诉。
投诉内容
说明公司名称、欠缴时间段、金额,并要求社保部门责令公司补缴。
社保部门处理流程
社保局会立案调查,下达《限期补缴通知书》给公司。
若公司逾期未补缴,社保局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处以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
四、申请劳动仲裁/诉讼
适用情形
公司拒绝补缴,或社保部门处理后仍未解决。
仲裁/诉讼流程
提交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与公司沟通的证据等。
诉求: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因欠缴导致的损失(如医疗费无法报销、影响购房资格等)。
结果:仲裁委或法院支持后,公司需补缴社保并承担诉讼费用。
五、离职后的特殊处理
社保断缴影响
短期影响:医保无法报销、生育津贴无法领取、购房/落户资格中断。
长期影响:养老金减少、影响积分落户。
个人补缴方案
本地户籍:可向社保局申请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补缴(仅限部分城市)。
非本地户籍:需通过公司补缴,或咨询社保部门是否允许挂靠补缴(需谨慎选择合法渠道)。
转移社保关系
若离职后到新城市工作,可申请将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但需先解决欠缴问题。
六、注意事项
时效性
社保欠缴问题无诉讼时效限制,但建议尽快处理,避免影响后续权益。
避免风险
勿签署放弃社保声明:此类协议无效,公司仍需补缴。
勿私下垫付公司部分:社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承担,个人无需垫付公司部分。
法律后果
公司欠缴社保可能面临:
补缴社保及滞纳金;
罚款(欠缴数额1-3倍);
列入社保失信黑名单。
七、示例流程图
发现公司欠缴社保 → 查询记录 → 与公司协商 → 社保部门投诉 → 仲裁/诉讼 → 补缴完成
八、总结
核心原则:公司必须依法补缴,个人无需承担公司应缴部分。
关键行动:保留证据、主动维权,避免因“怕麻烦”放弃权益。
法律保障: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公司欠缴社保将面临强制执行和罚款。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确保社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有疑问,可进一步咨询当地社保局或劳动仲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