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哪些人群,可以按照300%来缴纳社保?我们都知道体制内的人员,包括这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也包括公务员编制人员,都是属于体制内,而且体制内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建立了机关养老保险制度,也正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正常缴纳养老保险待遇。当然养老保险在具体缴纳的过程中,它确实分为不同的缴费基数,不同的缴费指数哪类人群,可以选择最高标准300%来缴纳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通常情况下,是根据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作出选择。那么如何来选择呢?主要是根据自己本人的实际工资为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假设你的工资待遇水平低于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60%,那么社保的缴费基数就按照最低标准60%来参保。当然这种情况在机关事业单位是很少见的,基本上大多数是来自于企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常见的。
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工资的基数高于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种人群的确是存在的那些中高收入的人群,那么他们的工资待遇水平,超过社会平均工资300%以上也是很正常的,年薪几乎在30万以上的人群大部分。就可以按照300%的缴费指数来缴纳社保了。可能我们这样说,有些人还是比较的迷茫。不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当然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哪怕有些省内不同的地级市之间可能也会略微有所差距,所以说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是按照地区来确定的,假设你所在地区是7000块钱的社会平均工资。那么所对应的缴费指数300%就是7000元的三倍左右,也就相当于是21,000块钱左右。如果你的工资待遇水平。高于或者超过了21,000块钱,就可以选择按照300%的缴费指数来缴纳社保待遇。这就是有些人可以按照300%来缴纳社保,有些人不能按照300%缴纳社保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跟自己的工资待遇收入,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如果你的工资水平,并没有达到2万块钱以上,那么基本上想要选择一个最高缴费指数是很困难的,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严格的按照本人的工资为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指数,但由于自己本质上它的平均缴费指数没有接近于300%的这个水平,所以说就不能够这样选择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人群,其实他在这个体制内可能收入水平在1万块钱以内的,占有多数群体,所以真正能够超过2万块钱以上的人群一定是属于极少数群体。